ADVERTISING

人有這四顆心,福氣不請自來

人有這四顆心,福氣不請自來
2021-02-26 檢舉

有恆心,一切才有可能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手工業奴隸的解放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獨立手工業者中出現了不少的能工巧匠。

 

比如手工業者出身的墨子,曾用木料造出了一隻能飛上天的木鳥,比如齊國出現了技術精良的造車工匠輪扁。

 

在這眾多的佼佼者中,魯班可謂是璀璨閃耀的著名代表。

 

魯班出身於一個世代工匠的家族——公輸族,據《魯班經》記載,他大概出生於公元前507年。

 

雖說他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工匠好手,但家庭狀況並不富裕,可以稱得上是貧困之境。

 

為此,年幼的魯班常常要跟隨著父親去參加營造工程的勞動,

 

 

一方面用以補貼家用,另一方面則是學習父親的經驗。

 

許是天賦使然,六七歲就能勒弓射箭,八九歲就能把圓木砍成方木,

 

等到十幾歲時他便習得了父親的技藝,甚至還自己造出了些新東西。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

 

不一味的去模仿,而是懂得思考懂得創新,這是他非常可貴的一點。

 

祖輩們的技藝已經沒什麼好傳授給他的了,於是魯班便啟程前去終南山拜師,也就是著名的傳說——魯班學藝。

 

魯班打馬上路,揚鞭五十里,落鞭百里遙,三千里過後,迎面而來一座萬丈高山。

 

山道彎彎,坡陡路險,一陣山歌傳來,出現了一位白髮蒼蒼的樵夫,

 

魯班上前深施一禮問道:“老大爺,此去終南山還有多少路程?”

 

老樵夫一捋銀鬚答道:“直去六千里,彎走一萬八,要尋便道去,須把此山爬”,

 

緊接著他又說了一句“一年半載爬到半山腰又半途而廢的人多了”。

 

雖說這個傳說的神話色彩居多,但也在告知世人:

 

有恆心者方成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萬事貴有恆,能做出一番成就的偉人做事絕不半途而廢,哪怕明知前方道路險阻,仍不畏艱險,一路向前。

 

此後,魯班歷經百轉千折,在山上度過了無數個日夜,最終拜師成功。

 

世上沒有一樣工作是不枯燥的,尤其是匠人的工作,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於一件事,不得有分毫失誤。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擁有一顆恆心,才有成功的無限可能。

人有這四顆心,福氣不請自來

 

要細心,生活暗藏契機

拜師之後的魯班,跟隨師傅勤學苦練,不過三載便得到了真傳。

 

學藝歸來後,他的技藝愈發精湛,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可謂是聲名遠播。

 

這時,恰逢魯國國君要建造一座豪華宮殿,於是這個大工程就交給了魯班。

 

但大量的木料用斧子一下一下的砍極其費時,眼看著工期慢慢縮短,時間緊任務重,魯班愈發心急。

 

一天,魯班一邊安排大家的任務,一邊拿起斧子砍樹,因過於著急一腳踩空順著山坡跌落了下去。

 

誰知這一跌,竟解了燃眉之急。

 

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暗藏著巨大的契機,任何事物都不可小覷。

 

原來,魯班在下跌過程中被一種草劃傷了手掌,他覺得奇怪就仔細觀察,發現它的葉片周邊佈滿了細密的牙齒。

 

靈感順時在他的腦海裡爆炸開來。如果在鐵片上打出這樣的一排小齒,不就能輕而易舉的伐木了嗎?

 

經過實驗,伐木的速度果然大大提高,這就是鋸的來歷,後人便把這種草稱之為鋸齒草。

 

這世間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固定不變的選擇,人們總能在細節之中發現更多的世界奧妙。

 

而在生活微小的事件中創造出新的東西,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能力,關於魯班這樣的事件,可謂數不勝數。

 

造鋸之後的魯班愈發心靈手巧,似乎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牽引著他向前走去。

 

起初木匠想要一塊平滑的木料,則要用斧子砍、削,費時費料,見此情況,魯班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他磨製了一個小小的薄“斧頭”,安在透底的木槽裡,下邊露出一道窄刀,

 

往上一推便吐出朵朵卷花,這便是世間第一把“刨子”。

 

有次魯班的妻子和母親正在打粉線絎被子,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