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人最怕的不是改變,而是付出沒有結果

人最怕的不是改變,而是付出沒有結果
2021-02-07 檢舉

 

 

所以“語言”是有魔力的,告訴自己能行,你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去年年初的疫情中,Cherry當機立斷決定全麵線上化轉型,要抓住直播這個疫情中最大的風口。

當時酵母的所有課程和業務都是線下的,公司裡沒有人做過線上產品,更沒人懂直播平台的玩法。

但還是有想要嘗試創新、不怕冒險的年輕人,在Cherry的號召下組成研發和運營兩個小團隊,跟線上化死磕到底。

大家白天研發課程大綱、寫稿、做PPT、研究短視頻運營,晚上直播講課,

課後復盤調整,總結學習經驗,第二天繼續寫稿、修改、做視頻、直播,周而復始。

酵母最初的爆款內容,都是這樣誕生的。

 

 

 

當時,這些年輕人的的信念就是背水一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勇敢破圈。

這次改變的結果,就是酵母這條船沒有被疫情的風暴打翻,2020年業績目標如期完成,

而酵母的社交媒體流量,也從0做到了100萬。

“微信公開課Pro”上,張小龍說2019年他們組建了一個不到20人的小團隊,開發視頻號。

很多人以為視頻號是騰訊的戰略重點,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當時視頻號團隊也沒問公司要什麼資源,甚至沒有開會立項,就自己悄悄做了。

張小龍說,這種務實的風格很微信,微信的新產品基本都是從小團隊做起。

經歷過疫情期間線上化轉型的酵母同伴,看到這些話都深有感觸。

每個人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每家企業都有生死攸關的時刻,想繼續走下去,

最重要的是擁有不斷嘗試、不斷改變的勇氣。

 

 

3.

成功的管理者更關注“上限”

上週的熱點新聞,某公司給員工發放了可以獲取健康數據的智能坐墊,說是要測試產品。

但一位員工在網上吐槽,說自己某次離開座位30分鐘之後,被HR質問原因。

內部測試的產品,數據卻給到了HR,難免讓這家的員工懷疑自己被公司監控。

 

 

更有甚者,根據媒體報導,南京環衛工人遭智能手環監視,

休息二十分鐘就觸發警報,要求環衛工人“繼續努力工作”。

在這種“全景監獄”式的監管環境裡,員工時刻警惕焦慮,怎麼可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網飛的創始人哈斯廷斯就發現,自己第一家創業公司最開始的製度很簡單,

但隨著管理問題越積越多,規章制度也變得越來越繁瑣。

 

 

 

這些制度最後限制了員工主動性和創造力的發揮。

當市場發生變化時,員工們已經無法主動敏捷地應對。

所以哈斯廷斯在設計網飛的製度和架構時,就決心不能再靠流程和製度來約束員工,

而是依靠招聘最優秀的人才、建立坦誠開放的內部溝通,來保證公司的運作。

充分給予員工自主工作的權利,激勵他們發揮出最大的自驅力,

這是一位優秀管理者重視的員工能力“上限”。

 

 

 

而嚴守規則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本分”,只不過是員工能力的“下限”。

當管理者只關注下限,很容易造成職場的內捲和內耗,

最終是以犧牲整個組織的活力和抗風險能力為代價。

 

 

畢竟對於員工來說,他們害怕的不是努力,而是付出之後沒有得到結果,

自己卻變成了公司裡可有可無的螺絲釘。

管理不能變成博弈,因為博弈中一輸一贏是必然的結果。

好的管理必須是雙贏,企業和員工才會因為彼此成就而變得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