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告白:我是醫生,時候到了,我也絕不要被插鼻胃管!

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告白:我是醫生,時候到了,我也絕不要被插鼻胃管!
美麗夢想 2024-12-04 檢舉

國外花很多錢在預防,

臺灣花很多的錢在搶救…

歐洲有一個國家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去

扭轉該國插鼻胃管、或臨終打點滴的習慣,他們主張──「無久病臥床的老人!」。

芬蘭的國家政策是希望國人死前二個禮拜才臥床,

國家花了很多錢在做預防保健,

國家花了很多錢在做預防保健,

在做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

期望其國人有健康的老人生活。

 

臺灣剛好相反,

花了很多的錢在已經倒地的病人身上。

在歐美澳等國,

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

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

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

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

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老天讓我們生下來,老天也給了我們很好的退場機制。

當人老到不能吃、病到不能吃,

此時身體呈現相對脫水狀態,

腦內嗎啡的生成量會增加;

心、肺衰竭,二氧化碳無法排出,

這也會造成所謂的二氧化碳昏迷;

肝衰竭時,阿摩尼亞的代謝出問題,會產生肝性腦昏迷;

這些都能讓人們可以較舒服地離開人世間,

這是老天的恩賜,只是現在的醫療卻忘了

老天給我們人類最好的退場機制。

天下雜誌曾經與 393 公民平台合作,

調查臺灣臨終前的醫療現況,

結果發現許多「另類的臺灣第一」,

無效醫療非常的氾濫。

臺灣有超過5成的醫師,

為了避免醫療糾紛而實施無效醫療。

什麼叫「無效醫療」?

也就是這個醫療再也沒有辦法,達到醫療 「增進病人健康或減少傷害」的目的。

無效的醫療分「質的無效」與「量的無效」。

 

「質的無效」是再繼續處置下去,

病人仍然處在一種無意識狀態,

或是再繼續處置下去,

病人仍然會死亡,這是所謂「質的無效」。

「量的無效」是假設過去的案例有 100 個,

我們用這個方式繼續救治,

病人仍然會死,這就是所謂「量的無效」。

事實上,臺灣加護病房的密度全世界第一,

這並不是臺灣人的驕傲,臺灣很多人要死之前,

會被送到加護病房走一遭,這是非常突兀的事。

 

臺灣長期依靠呼吸器維生人數是美國的 5.8 倍,

美國的人口數是我們的十幾倍,

可是我們呼吸器依賴的人數竟然這麼多,這令我非常憂心。

 

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維持一口氣,

能感受生命的美好…

現代的社會,孩子生的少,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

試想,一對中年夫妻,當他們面對雙方家長的老病,

以及自己所要撫養的子女所要付的房貸,如果財力不夠雄厚,你叫他們如何過活?

 

 

臺灣的健保給付無效益的醫療,

這助長了許多的老人被現代化的醫療無情的殘害。

在臺灣,您可以見到許多的臥床老人,

全身攣縮、多處壓傷,插著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

甚至意識昏迷還在使用呼吸器、還在洗腎的癌末病人…。

這些對外國人而言,簡直是無法理解。

亞裡布維曾說: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時間的長短,

而在思想行動力的衡量。」

 

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維持一口氣,

能感受生命的美好才是真正的活著。

放下心中的執念,讓生命回歸正常的軌道,

不做生命的延畢生,人生大戲才精彩。

 

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

孝順兩個字,「順」沒做到,怎能說是孝順?

因此,如果老人家不願意被插鼻胃管,那就順他的意思吧!

沒有鼻胃管,當然可以,

因為沒有一個人帶著鼻胃管來到人世間。

我是醫師,我向大眾宣誓,

我不要被插鼻胃管,我要美美地死去;

期待十年後的臺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 我衷心的期盼。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有尊嚴的死是為了更好的愛自己所愛的人。

無意義的死只能是拖累他人。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的活著,

因為來到世上一遭不容易。

不過有尊嚴的死,

只是為了給人生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從此,能夠安詳進入極樂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