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掃墓時!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 「大有講究」後輩千萬別混淆

掃墓時!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 「大有講究」後輩千萬別混淆
美麗夢想 2024-12-04 檢舉

故和顯

故作為一個常用漢字,相信大多數人都能明白是什麼意思。故人、故居、故事,表示老、舊和過去的意思。病故、亡故,是離去和死亡的意思。故相比較亡和死,顯得更為莊重嚴肅。

在理解這個「顯」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古代的謚法制度。

什麼是謚法制度?

 

依王國維先生的考據,從周朝開始,盛行了謚法制度,一句話解釋就是生的人對於死的人的評價定論。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裡總會出現句「一切功過,後世自有定論」的台詞。

古代君王死後都有謚號。謚法是對一個人功過與否的評說,可以說那時候不管是做皇帝還是做官,都生怕死後背負「惡謚」,連累後世子孫顏面無光。

 

皇帝死後的謚號由大臣們商議評定,比如漢文帝、漢武帝,就是謚號評定的文和武。曾國藩被稱作「曾文正公」,文正即是清政府給他的謚號。

謚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一個人的德行,也傳揚了一個人的德行。儒家文化的興起,謚法被納入禮教的重要範疇,而禮教對於宗法文化的影響又是很巨大的,宗法文化又進一步滲透影響到平民,人們對於死後的名節猶為在意。

 

所謂上行下效,謚法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向平民化發展,可以子議父。至明清時謚法為皇帝所獨有。雖然平民沒有資格受謚,但是對先人身後名的重視卻流傳了下來。

 

顯考、顯妣

普通人在生前,不可能有機會向社會「立功、立德、立言」,但是身為父母,可以不辭辛勞養育、盡心儘力地教導子女,子女對於父母的教導養育,可以表示尊敬和讚美。

因此即便在鄉間,也可以看到墓碑上刻有「顯考、顯妣」的字樣。「顯」,可以解釋為有聲名、有地位,表達子女對已故父母的敬意,表示其生前的德行良好,值得遠播。這也是我們「孝」文化下,對先人身後名的另一種「順」的表達。

 

結語

在西周之前,因為沒有祭墓的習俗,所以不起墳更不留標誌。漢代開始,流行築墓,於此同時,墓碑也應運而生。立碑起於東漢時期,在墳前立下石碑,刻下死者生前的履歷,在緬懷的同時,也是一種頌揚。

墓地是民間在孝道教育下的核心的表達場所。誄文、立碑、祭奠,已經在時間的沖刷下化繁從簡,儘管喪葬的儀式感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後輩對先人的孝,也是傳統禮教的一種遺留形式,同時墓葬也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大參考。但是,時代決定了喪葬的方式,一切繁冗的儀式和築墓,都要讓度給環境資源。

 

我們可能無法向以前的人那樣,知道碑文上的字的具體含意,但是內心的緬懷與思念是不變的。

就像《尋夢環遊記》裡的一句經典台詞: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遺忘才是永恆的消失。所以我們的文化催生了清明節這樣的節日,讓我們在忙碌的一年裡,去祭拜離去的人,也因為這思念,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般可寄哀思的詩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