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俗話說"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老伴為什麼不能送,有道理嗎?

俗話說
美麗夢想 2024-02-23 檢舉

 

所以不讓活著的另一半參加葬禮,就是怕他在目睹愛人下葬的那一刻心神崩潰,

畢竟那是陪伴自己走過一生的人,這個場面很少有人能夠保持鎮定。

 

夫妻倆這輩子,如果沒有什麼大病或是意外的話,基本上都是老死,

所以兩個人都會很年邁,延伸出的就是身子骨也很虛弱。

 

如果年邁的配偶在葬禮現場因為情緒激動而引發出一些不好的後果,

 

那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夫妻不送葬」更多是一種出於人文關懷的保護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已經活得越發「清醒」。

 

有不少人認為,不管另一半陪自己度過了多少年頭,但是在生命中最後的時刻,

還是要陪著對方一起走完,不然就會成為一輩子的遺憾

一日夫妻百日恩,愛情的力量從來都那麼偉大,也可以衝破一切艱難險阻,生前如此,死後亦然。

 

 

即使配偶會在葬禮現場哭得死去活來,但是只要熬過那段時期,

總能走出陰霾,也不會有「必遭殃」這種情況出現。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習俗出現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

即使在農村,家人們都會順從當事人的意願來進行。

 

只要不是身體太差的,不會因為情緒激動而影響身體,那麼參加下葬儀式又有何妨呢?

但那些年紀偏大,或是身體本來就不太好的,最好還是聽從家人的意見,

安心地在家待著,家人們也會風風光光地將逝者送到另一個世界。

 

 

不管是戰國時期的典故,還是後人心態的變化,都能體現出「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的發展歷程。

從居心叵測到封建迷信,從封建迷信再到人文關懷,

這世上從來沒有無故存在的東西,所謂「存在即合理」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這樣的習俗還是只供一個參考作用,具體還是要看當事人如何選擇。

 

參加也罷,不參加也罷,都不會有人去懷疑夫妻間真摯的情感。

至於這句話為什麼會流傳下來,更多還是因為人類從古至今對「死亡」的一種恐懼感。

 

很難有人能坦然地看待死亡,臨終者如此,生者也是如此,死亡代表凋零,

也代表著無法再陪伴家人繼續生活,同時也是一種負面情緒。

 

然而,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人類的心態也在不斷改變。

在很多人看來,死亡不再只是一種負面名詞,有時候也會是一種解脫。

 

如果是那些每日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他們就會想著不如一死了之,

免得在醫院里活受罪,到時候花了錢人還沒保住,實在是得不償失。

而且還有不少人覺得死亡這種事就是“命中註定”, 只要不去作踐自己的身體,

該來的也逃不過,倒不如努力地活在當下,感受這人世間的美好。

 

心態往往能決定很多東西,不管是面臨死亡還是面臨配偶先走一步,

只要自己覺得處理得當,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最後,小編要衷心地祝福天下所有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

彼此能夠一直健康地走到生命中最後一刻。

那麼你們那裡對「夫妻送葬」有沒有別的說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