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兄弟姐妹之間出現這些“問題”,說明家已經散了
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就已經是緣分已盡。
哥哥絲毫不顧多年的兄妹感情,理所應當地享受著妹妹的付出。
在這種情況下,女孩只需要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從此和母親、哥哥保持距離。
二、彼此之間出現不正常地攀比和競爭
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都十分排斥走親戚。
他們不明白,明明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親戚之間卻非要互相攀比,比吃穿,比婚姻,比兒女,比退休生活。
彼此之間總是搞得劍拔弩張,氣氛尷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中國,有這樣一種父母叫做比較型父母。比較型父母總是喜歡將孩子進行對比。
他們最喜歡那些學習成績最好、最聽話的孩子,于是就總是對其他孩子說:
「看看你哥/姐,學習多好,多讓父母省心,再看看你,多不懂事!」
其實,父母說這些話的本意只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但無意中卻讓孩子產生了一種不健康的競爭心態。
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會不自覺地和兄弟姐妹之間形成一種競爭關系,不僅童年時期要進行攀比,長大后也要分出勝負。
這種家庭關系是十分不健康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也不會太好。
大家都只是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其實私底下誰也看不起誰。
于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會越來越淡,關系也漸漸疏遠了。
三、父母離世后不再往來
近幾年來,網絡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后,人生只剩歸途。」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家是每個人心中的歸宿。在這個家里,
一定要有一個長輩,逢年過節,所有的孩子都會回到這個家慶祝節日。
因此,對中國人來說,父母不在了,這個家也就不在了。
即使兄弟姐妹依然健在,大家也沒有那種一定要回家過節的想法了。
因為,每個人都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
也可能有了自己的小孫子,彼此之間住的距離也比較遠,甚至隔著幾千公里。
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父母已經不在,子女之間的關系也會漸漸疏遠。
隨著他們的孩子長大、結婚、生子,他們也會跟著子女到另外一個城市生活。
雖然大家仍然有血緣關系,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實際上的交集,
生活觀念、價值觀念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一開始,大家可能還會通過電話聯系。但是時間久了,電話聯系也變成了一種程序化的行為。
久而久之,彼此之間的聯系就會越來越少。
如果人老了之后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到了程度,就說明彼此之間的緣分就已經到了盡頭。
對于這個現象,老年人應該帶著一種釋然的心態去看待,不要太過在意。這就是人生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