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後的底牌,不是金錢、老伴,而是以下三張
日子很平淡,愛情就是平淡中的一朵花。
到了中年,愛情不如花,人生很苦。但是我們始終撐起來,因為要養育子女。而我們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
人老了,愛情的花,徹底凋謝了。但是我們的子女,還蓬勃著。
“子孝父心寬”,這樣的一句話,在老年感慨更深刻。
就算我們走不動了,精神垮了,吃飯也糊塗了,還有子女在身邊照顧,身體被挪來挪去,但是很乾淨,這就很不錯了。
當我們嗚呼了,子女安排後事,簡簡單單的,不熱鬧,但沒有被晾在一邊,就體現了「入土為安」的子孫之愛。
看小說《活著》裡的徐老爺,操持家庭一輩子,留下很多錢財和房子給兒子福貴。
徐老爺的願望,就是能夠老死在自己蓋的大房子裡。
到頭來,福貴整體賭錢,把家裡的房子都輸掉了。徐老爺氣死,也是在大房子裡辦的喪事,但到底是不夠體面的。
因而,只要子女孝順,就是生活苦一點,也會笑著過餘生,從容地走。
03
堅守德行,隨時有人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誰都熟悉,但是很多老人,真的不是寶,是社會的「毒瘤」。
老人沒有德行,子女就沒面子,混不好一輩子;外人就瞧不起這樣的家庭,更不會幫助這樣的家庭。
北宋有個官員,叫張詠。
他到四川做官,帶著簡陋的行李,工作勤勤懇懇。
手下的一些官員見狀,顯得很拘束,畢竟都是帶著妻妾一起過日子。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張詠也納妾了,日子過得很逍遙。官員就放心了,工作的積極性也提升了。
為官期間,他興修水利,規範了「交子」的發行,地方群眾因此富起來了。
當他離開四川的時候,把家裡的妾都外嫁了。娶親的男人,個個感恩戴德──原來,這些女人,從來沒有和張詠同室。
人們按讚:「乖則違眾,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 現在,還有廟宇,供奉張詠。
記住,不管多大年紀,要留清白在人間。
老人先走一步,但是子孫還健在,要更好地活。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也!
做一個有德的老人,在自己很老的時候,也會得到大家的幫助。
就算子孫不在身邊照顧,周圍的人互相接濟,日子也過得下去。
04
事實上,老人最後的底牌,是從中年開始打造的。
培養好子女,一生做好事,珍惜擁有的東西,積極鍛鍊身體,注重內心的豐富。
這些行為,變成了自己的習慣,人生自然會變好。
一粒沙,不多,一粒粒沙,就是積沙成塔。
一輩子,前半生給人依靠,後半生能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