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晚年所有的不幸,35歲就開始醞釀了
活在未來。
白岩鬆在《幸福了嗎?》一書中寫過一句話:
“今天的中年,決定著老年的諸種可能。那些晚年釀成的悲劇,多半是年輕時走錯的路。”
所謂中年種因,晚年得果。
35歲之後,你生活的姿態,往往決定了你老年的狀態。
01
晚年的病痛,多來自中年養成的壞習慣。
想像過你人生最後十年將會怎樣度過嗎?
是每天穿著運動鞋看朝露晨曦,還是踩著拖鞋在醫護室裡,望著輸液袋裡的藥液一滴滑落?
是騎腳踏車去遠足,去觀賞大好河山;還是坐輪椅,徘徊於醫院擁擠的走廊?
是吃著色香俱全的食物,與家人歡聚一堂;還是吞著各式藥片,與醫療護工相伴餘生?
一個人晚年的身體狀態,往往藏在他中年的習慣裡。
身體的病,不會一朝一夕形成;那些年老的痛,多半來自年輕時壞習慣的累積。
很多人羨慕楊綿先生活到了105歲。
但很少人知道,楊綛自結婚後,便開始每日散步,打太極拳,做大雁功。
錢鐘書過世後,她仍保留著運動的習慣,做不了太難的動作,就練簡單的八段錦。
所以,當她九十多歲時,走路仍舊輕盈,不彎腰駝背,牙齒也基本完好。
北大教授劉國恩說: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大局。
人到中年,每熬一次夜、抽一次煙,都是給漸趨羈弱的身體添風險;
每跑一次步、爬一次山,都是在給日後的健康上保險。
養好筋骨,便是抵禦歲月最好的武器。
02
晚年的淒涼,往往因中年對家庭的輕視。
前兩天重溫了電影《遺願清單》,再看主角愛德華的經歷,還是無盡感慨。
愛德華是一位億萬富翁,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他有幾輩子花不完的錢,還跟總統一起吃過飯。
但當他八十多歲罹患癌症時,身旁卻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
他結過四次婚,也離過四次婚,每一任妻子都恨他。
唯一的女兒跟他斷了聯繫,還對外宣稱自己的父親已過世。
而他的合夥人都盼著他離開,好瓜分他的財產。
行將就木之時,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他,更沒有人真的在意他。
每看到這,我都覺得他既可悲又可憐。
藝術來自生活,電影中的場景,現實中也時常上演。
老人失去自理能力,身邊卻沒親人照顧,子女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卻從不關心老人死活。
有人覺得老人太可憐,聲討女兒不孝,可得知真相後卻陷入沉默。
原來,老人在該承擔家庭責任時敷衍搪塞,在該重視家庭時流連花花世界,結果搭上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華人老年人生活品質發展報告》曾指出:我們現在的社會仍以家庭養老為主。
在生活照顧、精神慰藉等方面,長者最主要的支持仍源自於家庭。
人老了,子女就是最主要支撐和依靠。
但這種依靠,是相互的。
在兒女需要幫忙時你不遺餘力地付出,你風燭殘年的時候兒女才會為你盡孝膝下。
你怎麼經營你的家庭,就有怎樣的晚年光景。
在顧家的年齡顧家,才能在暮年之際,擁有那份家人常伴、燈火可親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