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姊妹再親,成家後也別住太近」一位老母親的忠告,讓人警醒
對於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他們心中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希望子女小的時候和睦共處快樂成長,
而長大了也希望他們能相親相愛,互相幫忙。畢竟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之間就是最親近的人了。
同時也因為這種觀念,很多父母為子女準備婚房,或子女自己買房時,
都會考慮把子女的房子買在一起,要么同小區,要么隔壁不遠的,總之距離越近越好。
這樣以後誰家有事,也能第一時間上前幫忙。而身為父母的,以後養老時,住誰家都會方便很多。
原本這樣的期望是很美好的,但現實卻不一定能讓人如願。社區裡一位64歲的何阿姨,
最近就因為兩個兒子住的太近,導致兩兄弟反目成仇的事而煩惱著。
以為給兩個兒子的房子買在同一社區,對自己對兩個兒子都會有好處,最後沒想到卻事與願違了。
以下是來自何阿姨的自述:
「都說遠親不如近親,讓我沒想到,讓兩個兒子住在同一小區,
並沒有因為距離近,親上加親,反而還反目成仇了!”
說起我的家庭,在過去也是幸福又幸運的。
出生於60年的我,22歲結婚,三年抱倆生下兩個胎兒後,就碰上計畫生育。
而很多同事朋友,卻因為結婚晚,或晚些要二胎的,最後成了獨生家庭。
對於兩個兒子,我們一直都是一視同仁,哥哥有的弟弟也得有,從來沒有偏心過誰。
但是人心不是秤砣,有時候也是沒法平衡對兩個兒子的愛,時不時在某些方面,總會有失平衡的。
而孩子還小一點的時候,倒是挺懂事的,兄弟倆不會爭風吃醋,大兒子很有大哥哥的樣子,
會幫忙照顧弟弟,而做弟弟的小兒子,也不會嬌氣鬧騰。
但上小學後,大兒子就變得很在意平衡,只要我們多關心下小兒子,他就會不滿,
所以在培養他們兩兄弟長大那十多年裡,我和丈夫可以說是小心翼翼的。
買什麼都是要雙份的,價格還得差不多的,就連過個生日,那蛋糕都得一樣大,且同一個店買。
不過反過來,做弟弟的卻比較懂事點,什麼都隨和我們,有時候還會謙讓哥哥。
雖然在這樣多子多女家庭,都會遇到這種煩惱,但是我們家一家四口還是過得相對開心幸福的。
我和先生的事業,隨著孩子的成長,也一路向上,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早在15年前我們就在城裡買下了兩間房子。
而兩個兒子也算優秀,大兒子考了個大專,畢業後去了某4s店工作,小兒子優秀一點考了本科,
畢業後又進入體制內,兩兄弟工種不一樣,但收入都差不多。
看著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我以為啥都不用操心了,畢竟他們要結婚,我們房子也準備好了,
大兒子先結婚就把另外一套買了好幾年的房子,就給他做婚房,
還是半裝修的毛坯,到時結婚前隨便再裝修下,也還是新房。
而小兒子後面結婚,就跟我們住。畢竟我們當時住的房子,
比另外一間大,這邊是大四房,那邊是小三房。所以在我們看來,這樣安排挺公平的。
後來小兒子卻先結了婚,而那間小三房就得先給小兒子。
小兒子很懂事,沒讓我們花錢去再裝潢那房子,要我們留錢給他大哥結婚用,最後裝潢那些錢,
是他們兩口子共同出的。我們當時為了對媳婦有個交代,就把房子過戶給了他們兩個。
當時大兒子也是沒有啥意見的,可過了兩年,大兒子結婚了,明明我們家住著大四房就很不錯的,
可大兒媳偏不喜歡,大兒子也是向著兒媳,跟我們鬧著也要房子。
我們夫妻倆受不住這種鬧騰,於是就決定給大兒子也買一棟房子。但是當時我已經退休了,
退休金不比工資,而丈夫那邊也因為工廠轉型,他調離到後勤,收入不如從前。
加上兩個兒子娶媳婦,那彩禮婚宴也花了我們不少錢,那時候,我們也沒能力買個新房。
所以,我們就給大兒子買了一間二手房,當時也是想到對兩個兒子公平點,
還有以後他們兄弟兩能相親相愛。就在小兒子同小區裡,買了一間差不多樓層和戶型的二手房。
而多年前花了30多萬買的小兒子那套房,到給大兒子買的同戶型二手房時候,
卻已經漲到了60萬,十多年已經翻了一倍。所以相對來說,大兒子還是佔了好處的。
我們覺得兩個兒子住在同一社區,又差不多樓層,這樣是最公平的,
這下誰也怨不得誰好誰壞。但他們同住一個小區沒兩年,矛盾反而多了。
兩個兒子都生了娃,又住在一個社區,我就這樣安排的,白天我帶兩個小孩,晚上他們就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