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的感情,就難以維繫了
老話說:「遇到矛盾多謙讓,有了困難互相幫,禮尚往來勤走動,鄰里和諧情深長。」
兄弟姐妹的感情,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小時候,大家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在村里和玩伴吵架,也要一起上;
讀書的時候,一起進校門,一起散學;剛剛走進社會的時候,大家互相幫忙找工作;一起去砍柴,到地里幹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兄弟姐妹都成家立業了,人的層次也慢慢顯現。
混得好的人,腰纏萬貫,還有地位,混得差的人,一直在社會最底層。
加上「枕邊風」的作用,導致人心也散了。
在明朝小說集《警世通言》裡,有戶人家,有三個兄弟。
二哥呂寶是一個不檢點的人,平時喜歡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大哥呂玉外出經商,多年未歸。
呂寶為了還賭債,和一個外地人一起,想把獨自在家的二嫂賣了。人心之惡,可見一斑。
本來,大哥外出,弟弟應該幫助大哥守護好家園,照顧好家人。
但事情卻恰好相反,兄弟感情,也因此跌落到了低谷。
05
第四,期望過高,被幫助的人不懂感恩,還嫌棄幫助太少。
《顏氏家訓》裡說:「兄弟之際,異於他人,望深則易怨。」
對別人的期望值越高,失望就越多,並且會因此產生怨恨。
比方說,弟弟家很窮,哥哥家很富有。
弟弟向哥哥借錢去做生意,但是一直沒有起色,就連本錢也懶得還了。
弟弟認為,哥哥得到了大家庭的幫助,才混得風生水起,哥哥要反哺大家庭,並無不妥。
富人拉著窮人走,一起致富。理論上行得通,但是不現實。
螃蟹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走出去,就要「獨來獨往」。
否則你會被一大群螃蟹拉住手腳,滾來滾去,都在原地。
當你致富之後,不幫兄弟姐妹,就是「自私自利」;如果你幫助他們,就會變成「互相拉扯」。
正所謂,「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06
其實,怨恨是一時的,相愛是一生的。
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王獻之,他們的感情一直很好。
到了老年,他們都病入膏肓,日子過得特別艱難。
有一天,王徽之問身邊的人:「怎麼好幾天都沒有聽到王獻之的消息了?」
身邊的人沒有回答,但是臉上有憂傷。
王徽之撐著帶病的身體,走到王獻之的靈堂,然後拿著王獻之最喜歡的琴,彈唱起來。
他說:「獻之啊,人琴都不再了。」
過了一個多月,王徽之也在悲傷中過世了。
人這一生,絕大多數的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
哪有什麼深仇大恨,只不過是內心的執念而已,只是格局太小,沒有辦法容下太多的東西而已。
總不能把仇恨帶到棺材裡去吧。人生暮年,每一天都是苟且偷生,又何必怨恨誰呢?
有道是,正氣在胸人坦蕩,清風盈門家安康。
放寬心,你會發現,兄弟情,一生情,姐妹愛,一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