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身邊最親的人是誰,還能指望誰?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是不是當你聽到這樣的歌聲的時候,
覺得變老也是一種幸福?還是你覺得變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管你如何拼命留住青春,青春依舊要漸行漸遠,
沒有人可以阻擋時間的腳步,也沒有人可以青春永駐。
隨著時間一起慢慢變老,這是我們的宿命。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就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特別是父母還在的時候,總以為自己還是一個孩子。
哪怕你四五十歲了,父母還會叫你的乳名,讓你誤以為自己始終都沒有長大。
忽然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你終於變成了“孤兒”,失去了人生最好的依靠。
父母不在了,其實你也老了。此時,你再看看周圍的人,還有誰,和你最親?你又能夠指望誰?
有人說:“養兒養女能防老。”
可是兒女長大了,就會和你越來越遠。他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理想。
“好男兒志在四方,好女兒也可能遠嫁”,兒女去了外地工作,
也會隔三差五打電話回家,但是他們不再是你的依靠。
特別是他們在外地定居以後,現實的距離,讓你和他們之間,
無形之中就有了一堵牆,並且隨著歲月的增長,這一堵牆變得更高更厚。
兩代人之間,慢慢就少了共同語言,缺少了好好溝通的時間。
彼此有血脈關係,孝順靠道德約束,如果遇到不肖子孫,那就意味著“生了一個白眼狼”。
我居住的小區,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王奶奶夜裡突發心髒病過世了,隔了三天之後才被鄰居發現。
她的丈夫在六年以前就走了,她不願意和兒子去上海住,
就選擇了一個人獨居。他的兒子是名牌大學畢業,
現在工資每個月五六萬,還在上海買了電梯房。
其實,王奶奶不願意和兒子住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為不習慣上海的生活,
更因為媳婦對她不夠友好。兒子是自己的親骨肉,但兒媳不是女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謀生,父母和兒女之間,
就變成了“電話聯繫、手機聊天、過節團聚”的關係,不是兒女不孝順父母,
而是他們往往沒有孝順父母的能力,或者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陪伴父母。
當你老了,指望兒女,多半要失望,會感覺不盡人意。
有人說:“遠親不如近鄰。”
在農村,鄰里關係都很融洽,不管誰家有什麼事情,鄰居都會趕來幫忙。
因此很多老人都寧願待在農村,也會去城里和孩子在一起生活。
農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空氣是新鮮的,還可以和鄰居拉家常,和親戚互相走動。
可是現在的農村,和以前不一樣了。很多村莊里,只有老人在居住,
很少看到年輕人了,萬一家裡有什麼事情,或者誰生病了,
都找不到壯勞力扶一把,如果交通閉塞一點,送到醫院都要花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