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于是,她的手沾滿了血腥,也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深淵。
《紅樓夢》里有句判詞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宜修和王熙鳳一樣,都是脂粉堆里的「女英雄」,有手段,有權謀。
可是她們都忘了,一個人所有的福氣,都藏在了他的厚道里。
心里沒有光的人,即便身居高位,得到的也只能是登高跌重和高處不勝寒。
格局太小的人,撐不起想要的人生
有人說:「生活的悲劇不在于一個人輸了,而在于他差一點就贏了。」這句話對于皇后宜修來說,尤其貼切。
在甄嬛生下朧月到甘露寺修行期間,皇后一家獨大,宮里絲毫沒有人能夠與她抗衡。
即便甄嬛回宮,也是根基尚淺,難以和她匹敵。
可為什麼宜修最后會慘死景仁宮,輸得一敗涂地呢?原因不過「格局」二字。
宜修的格局小,源于她的原生家庭。她本是庶出出身,從小不受重視,
所以即便表面優秀,骨子里也依然自卑。正是這種自卑,讓宜修尤其在意別人對她出身的評價。
在和甄嬛的博弈中,宜修最大的失誤就是認養了愚笨的三阿哥,讓甄嬛認養了智謀過人的四阿哥。
其實,聰明如宜修,她怎會看不出三阿哥不是可造之材。
她之所以不愿認養四阿哥,無非是嫌棄他母親是個粗使丫頭,出身卑賤罷了。
宜修格局之小,在于她對生命沒有一種起碼的尊重,只以出身論英雄。
同時,也體現在她目光短淺,太過看重一時的得失。
古話有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人生漫漫,能夠決定你最終勝負的,從來不是一關一隘、一時一事的輸贏。
可是,宜修偏偏看重的,就是眼前的得失。宜修待她的手下,從來不肯瓜分利益,只是單純利用。
祺貴人和安陵容依附她多年,對她忠心耿耿,為她壞事做盡,可她不僅沒有半分感念,還不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孩子。
對于宮里的嬪妃,她表面寬仁,可背地里卻是盡力打壓,只怕她們受寵,蓋過她的風頭。
反觀甄嬛,她從來都把隊友的利益放在了前面。自己還沒有孩子之前,
甄嬛就先把溫宜公主送去給端妃撫養。
自己親生的骨肉只跟敬妃親近,她不但不嫉妒,還感恩敬妃細心撫育的恩情。
皇帝要封她為貴妃,她卻提議大封六宮,甚至讓端妃位居她之上。
所以,在之后的后妃博弈中,甄嬛大獲人心,一呼百應;宜修四面楚歌,眾叛親離。
皇后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她以為自己占盡了便宜,殊不知,
自古以來,能得天下的人必定要先得人心。
其實,人的一生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不同的認知層次,形成了不同的格局。
格局越大的人,人生的道路便會越寬。而如若目光短淺,
胸無大格局,就算贏了一時,也終究難有所成。
什麼樣的性格,注定悲慘的人生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對于宜修來說,便是如此。
故事之初,她本有一手不錯的牌,身居后位,皇帝敬重,智謀過人,
就連太后也是她的姑媽。可聰明如她,卻將這一手好牌,徹底打爛。
她不懂,夫妻之間重要的不是規矩,而是情趣。所以她只能空有丈夫的尊重,而得不到他的心。
她也不懂,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不是權力,而是良善。
所以她即使踩著別人的尸骨登上了高位,最后的結局也只能是登高跌重。
她更不懂,格局太小的人,終究撐不起她想要的人生。不懂成全別人的人,也永遠成全不了自己。
宜修的一生是可悲的,她一輩子最渴望的兩種東西,權力和愛,最后都統統失去。
她一直以為,只要有足夠的權謀,就能爬到權力的巔峰;只要有足夠的心機,就能討得皇帝的喜歡。
可她不知道,一個人性格的短板決定了她能走多遠。她的自卑、無趣、冷漠、無情,都注定了最后悲慘的結局。
曾經所得到過的一切,不過也如鏡花水月,轉瞬即逝。
讀懂宜修的人生,我們才明白,如果說人生是一章樂曲,那性格就是基調,它決定了命運的走向。
愿我們都能修煉好性格,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不忘善良有趣,保持內心豐盈。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