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才發現: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大多連親戚都做不成了

人到中年我才發現: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大多連親戚都做不成了
美麗夢想 2023-02-01 檢舉

在父母心裡,他們永遠希望我們子女之間,一直團結友愛,

互幫互助,誰家有難大家都靠前幫一把!

 

而在我們做子女的心裡,也會希望兄弟姐妹之間,

能一直和諧相處,因為只有兄弟姐妹齊心,這個大家庭才會幸福快樂。

然而,心中所願皆是美好的,但現實卻總是殘酷的。

父母還在的時候,這個家就會穩固,兄弟姐妹之間也能團聚在一起,

而當父母百年歸去後,這個家好像就散了一樣,大多數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

會漸漸淡漠,成為陌生人一樣,有些還會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為何會出現這種殘酷的現象呢?

 

一位55歲的鍾先生,袒露了自己的真實經歷:

人到中年我才發現,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大多連親戚都做不成了!

 

來自鍾先生的傾訴:

大家好,我是鍾先生,今年55歲,是一名准備退休的國企員工。

我出生於農村一個大家庭,家裡3姐弟,我是老二,上面有個大姐,下面有三弟。

 

小的時候,弟弟妹妹沒出生,我就特別羨慕別人家有很多兄弟姐妹,

感覺底下要有幾個弟弟妹妹,那麼這個家就會快樂很多,至少家務活不用我和姐姐分擔太多。

後來,母親陸續生下三弟後,我卻沒有多高興,因為弟弟的出生,反而加大了我的“負擔”。

 

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全靠父親打礦掙錢養家,而母親在家養育我們,種了好多糧食,

養了好多雞鴨,以前是我和大姐分攤,弟弟出生後,還是我們去做,並且還要伺候弟弟。

父母和爺爺奶奶們,格外疼愛三弟,總是把最好的留給他,

自打三弟出生到成年,他就壓根沒做過什麼家務。

 

我的大姐是個話不多,勤勤懇懇的人,11歲就被母親從學校抓回來做家務,

所以大姐沒讀到什麼書,那時候,她一直很渴望上學,可父母卻覺得女兒家讀太多書沒作用。

我呢,說起來比大姐幸運,但又沒有三弟那般享福。

初中畢業後,就被父親帶去打工,那時候營養不良的我,細胳膊細腿的,

要在工地上掙錢,可真是要我老命。但父母的之命,我總是沒辦法抵抗。

每個月掙到300元,父親只給我10元錢,剩下的全部交家。我要用錢,還得向他們申請。

 

而三弟真的是最幸福的,打小就受全家人的寵愛,儘管他讀書成績很差,

性格也很頑皮搗蛋,但父母還是一直很花精力去培養他。

為了弟弟有個好的學習環境,還把我趕去和大姐擠在一個房間,

而弟弟單獨一個房間,夏天有風扇、冬天有火爐,而我們姐弟倆,只有擁擠和諸多不便。

 

三弟想要什麼,父母也會極力滿足,那時候我們姐弟倆穿的衣服,都是別人家不要的,

而弟弟隔一年,或者每年都有兩套新衣服,一套冬裝一套夏裝。

所以,在我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弟弟出生後,我對父母的偏心,是非常反感的。

明明我也是個兒子,況且當時還是家裡的頂樑柱,為啥他們不重視我關心我,

反而把所有重心都傾向啥也不會的三弟?

 

 

成年後,更慘的是大姐,沒讀到什麼書,每天操持這個家也就算了,

剛滿20歲時,還被母親逼著嫁給了村里的二傻子姐夫,

只因為二傻子姐夫家有錢,家里以前是土地主,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大姐嫁過去不僅可以讓我們家的生活得到幫助,而且最主要的是,母親還能得到一筆“閨女錢”。

 

那時候,大姐很不喜歡二傻子姐夫,又肥又胖,還不靈光。

可她又奈何不了父母,最後被逼著嫁了過去,雖然大姐嫁的家庭條件很好,

但卻過得很辛苦,去到姐夫家,一樣操持家務,反而比我們家要勞累,尤其是還要伺候著二傻子姐夫。

我呢,為了支撐這個家,常年在外打工,挨到30歲,才結婚。

沒有舉行婚禮,也沒有走什麼過場,妻子是父親工友的女兒,

他們兩個人關係好,喝了點酒一高興說都大齡剩男剩女了,乾脆就讓我們兩個結婚成家,

岳父不要彩禮,我們也不走過場。所以,我和妻子屬於那種先結婚後談戀愛的婚姻。

 

三弟可就不一樣了,自由戀愛,不管女方家庭條件如何,

父母都隨三弟心願,並且還把我多年掙來的錢,全部拿給弟弟結婚。

弟弟想要分家,父母就在鎮上給他買了一間屋子,弟弟想要摩托,父母更是東借西湊了錢滿足他。

而落下的債務,無疑就落到我頭上,我結婚後的前10年,還一直要幫父母還債。

 

雖然在這樣偏心的家庭中成長,讓我和大姐都很委屈,但是我們三姐弟紛紛成家,

各自有了事業和小家庭後,這個大家庭的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家庭氛圍也開始溫馨起來。

每到過年或過節,我們這個大家庭也真的很惹人羨慕,我們三姐弟齊刷刷帶著伴侶孩子,

回老家過節,坐下來得兩大桌。男的喝大酒,女的嗑瓜子打麻將,小孩子放煙花鞭炮。

 

這樣的家庭氛圍,真的讓我十分懷念,儘管多年以前,還抱怨父母偏心,

妒忌三弟受寵,但看到一家子的幸福生活,都漸漸拋之腦後。

而且在那時候,我心中的是一種期望,三姐弟可以一直像當下那樣,團結友愛,和諧美滿!

然而,人到中年,父母相繼去世後,我卻發現這難得兄弟姐妹情,在漸漸消散。

 

 

8年前,父母走了,父親先走,母親隔了半年。

在母親臨終之前,一直交代我們三姐弟不能分散,要好好一直保持聯繫,

不管以後怎樣,都要互相幫助,時常也聚在一起。可是,母親走後,

我們三姐弟的感情就破裂了,其實不是我們姐弟三,而是我跟大姐和三弟破裂了。

 

母親走後沒一個月,三弟就鬧著把家產分了,父母留下的10萬存款,

他拿走6萬後,老家房子他還要一半。這讓我們姐弟倆很不平衡,

因為父母拿著我們的錢,為弟弟買了房子,如今存款被拿走一大半,老家卻還想要一半,這不就很荒誕麼?

 

可弟弟偏說他照顧父母最多,因為我成家多年後,和妻子拼搏留在城裡,

大姐也搬家到了隔壁縣,而弟弟住在鎮子上,是離父母很近,

但他卻很少去看望父母,除了要錢時會回去,其他很多時候,不管父母生病也好,

還是沒錢了也罷,他都不管不顧的。父母一有事,也是第一時間找我,

他們也不是不想找弟弟,而是找弟弟根本沒用。

 

 

所以,弟弟說他照顧父母最多,這讓我很是惱火,不說還好,一說真的讓人受不了。

但為了允諾母親的遺願,我和大姐選擇妥協,不想把這件事鬧的太嚴重,

畢竟在這些年裡,我們姐弟仨,還是一直被周圍人誇讚的。

 

但是,三弟的呢,根本不懂得珍惜這兄弟姐妹之情。每到約定好祭祀父母的日子,

他要么缺席,要么就不肯出錢。給父母修墳的時候,三弟還因為5千多,

跟我們鬧得很兇,說我們吃飽了沒事做,父母都沒說要如何風光大葬,我們幹嘛要修墳!

 

我們很無奈,遇到這樣弟弟,再次只好選擇忍讓,兩姐弟自己出錢簡單修了墳。

後來,我們三姐弟,就因為像這樣那樣的利益之事,出現了很多矛盾,

我們之間僅存的一絲感情,也被這些矛盾給覆蓋。

 

三弟是最大的破壞者,一直都只會索取,從不會分享,也一直很自私。

以前父母還在的時候,倒是可以平衡一下,讓我們姐弟仨不會有太多的爭執和矛盾,

如今父母不在了,三弟的肆意妄為,就讓我和大姐很是受不住,最後選擇漸漸遠離他。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發現這麼一個問題: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大多連親戚都會做不成。

並不是我們家會這樣,就如我大姐的婆家,以前大姐夫和其他三個哥姐,

都是很團結的,後來大姐的公婆不在了,這個家分了之後,

大姐夫他們四兄妹,也散了,而且還為了爭奪老人留下的家產,

鬧上了法庭,最後爭搶過後,各自成為陌生人,逢年過年都不會再聚了。

 

雖然說沒人會想兄弟姐妹之間走到如此決裂的地步,但是在當下利益至上,

私心遍地的現實社會裡,真的沒多少人會倖免。

尤其是父母不在了,失去了父母這中間的調和作用,一旦出現利益糾紛,

更會加速兄弟姐妹之間的分裂。有的兄弟姐妹還好,只是互相有矛盾,

時常還能聚在一起,但有些卻矛盾至深,變成了仇恨一樣,老死不相往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