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2022-12-01 檢舉

當孩子在學校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負了、不想上學了……

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一家公司的兩個推銷員先後到一個落後的地區去考察市場。

第一個去的人看後搖頭嘆息,給公司回覆:這裡的人都是赤腳,

根本不穿鞋,怎麼可能賣出去呢?於是空手而回。

 

第二個去的人一看,大喜過望,給公司回覆:太好了,這裡的人還赤腳 ,市場太大,大家都有買鞋的潛力。

於是建議公司給人們免費贈送一部分鞋,等當地的人們有穿鞋的習慣,

感覺赤腳的不便時,賣鞋就順理成章了,結果滿載而歸。

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

孩子的言行受家長影響,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01、當孩子意外磕碰時

 

睿智型家長這麼認為:

幾十個孩子在一起打鬧嬉戲,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就連我一人帶一個孩子都難免會磕了碰了,何況是這麼多孩子呢!

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的寶貴經歷,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在磕碰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了面對挫折,學會了勇敢面對生活。

結局:孩子學會有責任、有擔當!

 

理智型家長這麼認為:

沒關係,我相信老師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

責備也沒有任何意義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安撫好孩子。

如果傷得比較重,與老師溝通,了解真相後尋找解決的辦法。

不能一味的責罵老師並將所有責任都推到老師頭上,我相信老師愛著每一個孩子。

結局:孩子學會理解和寬容。

 

奇葩型家長這麼認為:

我的孩子受傷了?你們怎麼帶孩子的?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連個孩子都看不好,還當什麼老師?不行,我得找校長說說!

結局:孩子學會推脫責任,變得尖酸刻薄,社會交往能力也變弱。

 

02、當孩子被欺負時

睿智型家長這麼認為: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非常正常的,也許在前一分鐘還在爭搶打鬥,

下一分鐘就手拉手玩到一起去了。我會適當放手讓孩子去解決,

讓他學會應對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孩子解決不了,我再干預也不遲。

結局:孩子學會協調關係,解決衝突,保護自己。

 

理智型家長這麼認為:

大多時候,孩子之間的打鬧是無心的,但孩子被欺負,我會心疼。

我會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孩子錯了,我會讓他主動道歉,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

如果是其他小朋友錯了,讓他明白寬容原諒別人的過錯是一種美德。

我也會告訴孩子,當有人想打你時,可以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我!

也可以儘快跑走,去告訴老師。

結局:孩子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奇葩型家長這麼認為:

我家孩子被誰的,快點給我站出來,看我怎麼收拾你。

不管三七二十一,走過去就給小朋友一個耳光、一個巴掌。

有人打你,你就打他,狠狠的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

結局:孩子失去了友情,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03、當孩子不想去學校時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