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氣,才有好福氣

有人說,好情緒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讓你自帶光芒。
收斂脾氣,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也是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修養。
歲月沉澱了四季,風雨人生,花開花落幾許,越是上了年紀的人,就越要管理好情緒,改掉壞脾氣,有話好好說。
大家都知道,車胎氣足會爆,開水沸騰會溢,人的情緒如果不加以控制,每天怒氣、怨氣不斷,
終究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禍患,不僅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小則身體,大則社稷。
古往今來,多少暴君因此殺人無數,丟了江山;多少家庭因此不和睦,分崩離析;
多少單位因此鬧騰不安,影響了團結。
做人強勢不如和善。人在盛怒之下,常常會失去理性,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沒死在為關羽報仇的沙場上,反倒在暴躁脾氣的陰溝裡翻了船,丟掉了性命。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一個人認知水平越低,思維越缺乏彈性,越是難以容忍不同的觀點,表現為固執和發脾氣。
一件事情好與壞的走向,往往是由當事人的直接反應決定的。
若是一怒之下踢了石頭,疼的還是自己的腳;撞上南牆,疼的還是自己的臉。
如果在處理事情之前,先處理好情緒,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
既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間的清醒。
所以說,發脾氣是本能,控制好脾氣才是本事。有的人喜歡爭逞強,有的人喜歡爭是非,
有的人喜歡爭名利,事事不甘落人後。而真正的自律,是要擁有一顆諾大的心臟,
不論遇到什麼事情,在什麼境況下,都能坦然自若,克制內心的反駁欲,才能控制好情緒。
每個人天生都有情感,有情感就有脾氣,究其原因,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還是因為格局小,
認知水平底,沒有氣量,修養不夠。常常因為說出的話傷了人心,做出的事出了差錯而後悔。
“衝動是魔鬼”,話一出口,覆水難收,招人討厭,氣壞了身體,自己遭罪。
其實,沒有任何人和事,讓你值得浪費時間去生氣;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讓自己活得愈加疲憊。
若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學會閉嘴,且不生氣,何嘗不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為。
若凡事都能淡然處之,不計較,善於在低處經營生活,心中有遠意,面容有笑意,才能活得滋潤,
在精緻的生活中帶有歡喜。
人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好的心態,順其自然,平安健康,才是真正想往的生活。
人生都是過一天,少一天,與其憤憤地活著,不如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時間磨去了年少輕狂,也沉澱了冷暖自知。
決定自己心情的,不是周圍的環境,而是自己的心境。
每天起來都要對自己說:能夠活著,看日出賞日落,看花笑聽鳥鳴,
體會每個人眼中藏著的愛與善良,該是多麼的幸運!
佛家說:“怒者,心之奴。”壞脾氣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怒事常常見,不氣自會散。
遇到難事,要有熬過去的勇氣;遇到爛事,要有挺過去骨氣;遇到急事,要有穩下來的靜氣;
能夠不慌不忙地面對眼前的一切,用你的見識與格局,控制好情緒,寬容別人,哄好自己;
在從容淡定含笑面容的背後,藏著你的人格魅力。
好好愛惜自己吧,別讓脾氣阻擋了你的福氣,因為,你所有的福氣,都藏在好的脾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