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往往最善良,惜之

人與人交往中,晚熟的人,往往最善良,遇到了一定要深交。
曾經一位作家莫言在晚熟的人這本書中寫道, 我不夠成熟,
不夠圓滑,不夠老練,沒關係,我只不過是一個晚熟的人。
當今的時代,到處都有速成的機會和浮躁不安的人群,早熟的人往往能夠抓住機會實現躍遷,
晚熟的人卻總是被落在身後,慢慢追趕,但是晚熟的人未必不能成為贏家,
他們不通人情世故,卻有難得的真誠,不懂趨利避害,卻有珍貴的善良,
不能一飛沖天,卻有十足的後勁,速成固然可貴,晚熟亦是難得。
晚熟之人多半很善良,莫言說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
那些本性善良的人,看起來似乎很天真,全然不知人心險惡,他們常常以一顆赤誠之心去對待周圍的人。
即使被人這樣佔便宜,也常常會選擇算了,在他們看來,眼前無一不是好人,
別人權衡利弊,晚熟的人一片赤誠。
前段時間綜藝《明日之子》四收官之際,導師樸樹的一句話上了熱搜,
他對臺上的年輕人說,以後我不會當老師了,為人師表和冒充長輩實在太累了,
因為我覺得我也是個孩子,也許換個人來講,大家根本不會買賬,
但樸樹確實有歲月帶不走的少年模樣,他說話直白,卻句句坦率,保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真性情。
春晚被安排假唱,他不配合的偷偷溜走,被經紀人抓回來便全程黑著臉表演,
深夜專錄著節目,他突然站起來告訴馬東到點兒了,我要回家睡覺了,
某檔節目的舞臺上,主持人問他為什麼來參加,他毫不掩飾的回答,
缺錢,他做事直接,卻件件真情,擁有渾濁世間少有的赤誠心。
一天有一個相熟的年輕人開口跟他借30萬,他二話不說就借了,沒想到年輕人拿著錢跑路了
親朋好友便四處追查,找到了借錢的人,讓他當面給朴樹解釋。
樸樹沒怪他,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告訴你啊,你還不起錢,就不要來見我。
樂隊裡的吉他手程鑫患上癌症,他毫不猶豫,傾家蕩產為他治病,醫生告訴他誠心已無康復希望,
他仍不願放棄,經紀人提醒他僅幾個月治療,就花掉了他幾年的收入,
卡裡的錢根本不夠,他卻堅定地說,不夠,我們就去簽公司,賣身嘛,
跟救人比起來,合約算什麼,但成鑫還是沒能戰勝病魔,樸樹含淚向她承諾,
我會照顧好你媽媽,從此只要樂隊有收入,她都會寄給程鑫媽媽一份。
這種不遮不掩的耿直,掏心掏肺的真誠,讓他成為了大家眼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一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權衡利弊,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有的人為了維護利益,
甚至會拋棄原則,拋棄情義,在很多人看來,這似乎是習以為常的,
但是對于晚熟的人則不然,他們似乎不知道利益的重要性,他們不太善于權衡利弊,
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似乎就是以一顆赤誠的心去與別人交往。
可是他們一次次的付出真心,換來的往往不是別人的赤誠以待,反而是 別人的小心機,
于是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這個世界,他們懷疑自己是否是異類的,
為何眾人皆是如此,唯獨自己格格不入呢?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應當各自爭相逐利,還是應當是成帶人呢?
他們開始疑惑,開始思考,可是到最後,他們還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就算是周圍的人,唯利是圖,他們也要守護好心中的一方淨土。
晚熟的他們其實並不傻,只是他們有更重要的東西要守護,別人心機用盡,而晚熟的人才靈魂開竅。
國畫大師齊白石一生都在活在與眾不同的節奏裡,他不為年齡所困,
而立之際學華知天命後北漂從小學習木匠手藝的他,長大後順理成章的當了木工,
偶然間她在雇主家看到一本《芥子園畫譜》,頓時愛不釋手,打定主意要學畫畫,
那時他已經27歲,身邊的人都勸他不要折騰,安安分分過日子。
他卻義無反顧從頭開始,四處拜師學藝,潛心鑽研20年,成為當地有名的畫家。
50歲那年,他本想回鄉養老,不料遭遇戰亂,索性孤身一人前往京城賣畫,
沒想到他的畫在經常不受待見,價格比別人便宜一半兒,依舊無人問津,
但他不會身份所困,願意放低姿態向年輕人學習,畫家陳師曾鼓勵他創新風格,
他便閉關練習,紮根生活,慢慢摸索屬于自己的特色,最終他憑借多年的鑽研和積累,
提升了藝術境界,開創出齊式紅花墨葉。
更難得的是,他也不被名利所困,享譽盛名,不改初心,有人找他畫鴿子。
他就專門養一群鴿子來觀察,連鴿子身上的羽毛都會一五一十的數清楚,
有人勸他抬高畫架,她就不想這名聲得便宜,因秀按照剛來北京的價格賣話,並謝絕討價還價。
27歲學畫,58歲成名,90歲還在堅持創作,不願隨波逐流的他,在自己的節奏裡怡然一身。
有人說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于術,深以為然,
現在網絡充斥著權謀之術,鬼穀子學說來教導人如何耍心機,這便是捨本逐末了。
什麼是本?道是本,德是本, 什麼是末?
術是末,心機是末,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道,失去了為人的基本准則,那麼它的術越高明,
它的下場反而會越差,那麼術難道就不能學嗎?
能學,但是在學之前,必須先打下道的基礎,必須先有本,
只有先堅定了做人的基本操守,在規矩之內用術,才不會讓術傷了自己,
小人沒有做人的原則,耍盡心機來追逐利益,到最後心機用盡,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
晚熟的人雖然經常吃虧,但是他們依然遵守本心,時間久了,
他們靈魂開竅,也通曉了術,但是卻不會輕易用術。
晚熟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晚熟的人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善良的人都晚熟,
而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開竅了,但仍然保持善良與赤誠,
有時候對人情世故的遲鈍和懵懂,不是心智難以分辨是非,而是充滿善意的謙讓包容。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雖然歷經滄桑,但是他們頭白仍然天真,孟子說,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說,偉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沒有喪失掉赤子之心的人,
很多人對于成熟是有誤解的,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成熟就是把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放在首位,這是成熟嗎?
不是,這是向生活妥協的,結果出賣了自己的本心,真正成熟的人,
必然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們見識過人性的貪婪,自私,但是他們依舊願意堅守自己的信念,
勇于守護自己的赤子之心,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我看來,
那些知識古而不世故的人,便是真的猛士,他們面對人生的艱難,
沒有選擇同流合污,而是選擇維護自己靈魂的高貴。
論語中說,德不孤必有鄰,晚熟的人,即使暫時找不到同類,
但是早晚也必然會有朋自遠方來,與他們暢所欲言。
晚熟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深交的人,遇到了要珍惜,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