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女人,都好命

聽過一句話:
“要從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挖掘美好,才能從容淡定地享受生活。”
人生不只停留在一個片段上,若能感知生活的美,即使日子過的粗鄙簡陋,也總能發現美好與驚喜。
熠熠陽光,藍天白雲是一種美;微風拂過,搖曳的樹枝是一種美;親人常伴,三五好友時時小聚也是一種美。
生命的美,是在無數個瞬間中呈現出來的,去發現美,為平凡的生活增一絲樂趣;
花點心思去創造美,為內心添一份充實;懂得去感知美,就能感受生活帶來的幸福。
01 · 發現美,從用心生活開始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有時會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面前;有時,卻需要我們細心去捕捉。
當一個人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尋找到美,是對美好的追求,也是對生活的嚮往。
前幾天,一位90後女孩回老家過年,在網絡平台上發了一段視頻火遍全網。
視頻中出現女孩的小姨正在低頭玩手機,手戴玉鐲,身穿靚麗的帶花旗袍,
內搭光腿神器,腳踩時尚高跟短靴,盡顯出光鮮亮麗的一面。
突然畫風一轉,鏡頭對著女孩自己,她一條黑色運動褲,
搭配灰色雪地靴,簡單又樸素的穿搭,非常暖和的裝扮。
女孩對比了兩人的裝束,調侃自己穿著老氣。
網友紛紛表示:內容太過真實,過年回家,不僅00後的表妹打扮新潮,
就連70、80的長輩也很時髦,只有自己永遠一身運動服。
其實穿什麼無所謂,有人喜歡打扮得淑女一些,有人喜歡舒適便捷的裝扮。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時髦精緻的小裙子,還是休閒方便的運動服,
只要用心打扮,乾淨清爽,自己喜歡,我們總能找尋到細微之處的美意。
聽過一段話:
“人往往窮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沒有精氣神,沒有恰當的審美,生活暴露出最粗俗的一面。”
有人從乾淨整潔漸漸變得邋裡邋遢,有人從清爽利落漸漸淪為中年油膩,
當你在感嘆生活無聊時,又何嘗不是自己對美的感知鈍化。
一個人對自己有所要求,才能認真對待生活。發現美,就從自己身邊開始,
當我們開始收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確幸,就能感受到美帶來的饋贈。
生活有苦有甜,當你善於發現美時,身邊皆是可愛之事,生活也必定是勃勃生機,充滿希望。
02 · 製造美,抵禦一切糟糕
羅振宇在一次演講中說:“人心中的一個小支點,可以撐起撬動世界的大槓桿。
支撐我們的,不僅僅是詩和遠方,更是我們身邊的日常。”
美好總是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仔細找尋,就會發現幸福恰好是由身邊觸手可及的小事給撐起來的。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他們往往都能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一土學校創始人李一諾女士曾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她出生在山東濟南,很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父母從鄉下調回城市工作,
分到一套房子,其實就是個只有四十來平米的小房間,又小又破,還很髒亂。
但母親卻不抱怨,用一個月的時間給房子來了個大改造,親手設計房間格局,
重新粉刷了牆壁,買了沙發和桌布,縫製了地毯,還讓父親做了一個合適的茶几。
四十平米的房子在母親的規劃佈置下,變成兩室一廳的溫暖小家,家具佈置一應俱全。
李一諾感嘆:“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覺到無比溫馨、溫暖。
他們告訴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對生活的審美與熱情。”
李一諾母親對新家的改造,就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
即使破舊,也不湊合,動手改變才有生活的氣息;即使清貧,也不將就,用心經營才過得有聲有色。
愛美的人,不僅擁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更是擁有去創造美的行動力,
即使住在狹小的陋室,卻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把粗茶淡飯的日子過出不一樣的情調。
當一個人開始認真生活時,總能在瑣碎中製造美好。只有時時與美的事物在一起,
才能提升內心的能量,抵抗一切糟糕,擁有對抗世俗的勇氣。
03 · 感知美,與幸福不期而遇
看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有條回答雖然簡單,卻一語中的:“熱愛生活的人,什麼樣的生活,她都能過得活色生香。”
的確,熱愛生活,才能在生活中獲取源源不斷的養分。美好往往都在不經意間,
當你仔細尋找,會發現一抹陽光、一縷清風就能在心裡繪製成一幅圖畫。
表姐是一位家庭主婦,每天的日子就是圍著丈夫孩子轉,總有做不完的家務,
與表姐夫結婚多年,婚姻也漸漸褪去激情,步入平淡。
有一天,表姐路過花店,被門口盛開的百合所吸引,便買了幾株,
回到家後,表姐認真地將花插入花瓶,聞著淡淡的香味,心情愉悅,做家務都哼起了小曲。
表姐告訴我,曾經她也是個愛美的人,不知什麼時候起,這些心情就被生活瑣事取代了。
每日逛的是菜市場,買的是大白菜,眼前只有生活的瑣碎雞毛。
這束鮮花,讓她覺得自己灰暗已久的心彷彿被喚醒了。
後來,表姐重拾起心中的浪漫,精心設計生活的美感,跟表姐夫一起相約著去看電影、
吃西餐,逛喜歡的巷子,分享好聽的音樂,將那些戀愛的細節一點點重拾起來。
誰也沒想到,一束花的出現竟改變了一個人的心境,找到了生活中缺失的那份喜悅。
林清玄先生說:“工匠把一張桌子椅子做到最完善而無懈可擊的地步,是生活品質。
農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種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質。窮人買一饅頭果腹,
知道同樣的五塊錢在何處可以買到最好品質的饅頭,是生活品質。
家庭主婦買一塊豆腐,花最便宜的錢買到最好的豆腐,是生活品質。”
無論何時何處,請別對生活偷懶,穿乾淨整潔的衣服出門,
聽一段讓人開心愉快的音樂,或者帶一束鮮花回家,每個人都應該有對美感知的能力。
生活品質的高低,取決於你能否感知生命中的美好。
當你內心充實,理解生命的美意,有對美好的欣賞,才會獲得幸福的生活。
我們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不多,但在平凡的生活裡,能夠用心對待,取悅自己,
美好將會不期而遇,日子也能過得閃閃發光。
蔣勳曾說:“美不是一種知識,而應該是一個心境。”
越長大就越能明白,生活的意義並不僅僅是到達終點,而是認真活在每一個當下,
過一種美的生活,這是一份生命的姿勢和態度。
當我們用眼睛敏銳地發現美,用雙手自動地創造美,
用心去感知美,就是距離幸福最近的模樣。愛美的人,生活一定不會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