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聰明人早就看透懶螞蟻效應,而你還一直停留在越忙越窮的怪圈,永遠不能出人頭地

聰明人早就看透懶螞蟻效應,而你還一直停留在越忙越窮的怪圈,永遠不能出人頭地
2022-06-15 檢舉

一個人的思考深度,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進行追蹤,以觀察它們的分工情況。

結果發現,大多數螞蟻都很勤快,清理蟻穴、搬運食物、照顧幼蟻,幾乎沒有停歇。

然而,有少部分螞蟻卻無所事事,終日在蟻群周圍東張西望,從不工作。

生物學家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並在它們身上做了標記。

 

 

 

 

有趣的是,當研究小組斷絕掉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勤快的螞蟻立馬亂成了一團。

而「懶螞蟻」們則不慌不忙,帶領蟻群向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不是懶,而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上。

它們看起來遊手好閒,但腦子裡沒有停止過思考,這就是著名的「 懶螞蟻效應」。

 

 

 

01

前幾天跟一個學長交流,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剛畢業那年,他和一個同學一起進入了同一家公司實習。

為了給老闆留下好印象,他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

實習期間,他幾乎每天加班到12點。

 

 

 

而他的那位同學,每天掐著點來,又掐著點走。

兩個月後,公司考核轉正,他本來以為自己穩了。

結果,他沒能轉正,而他的同學卻成功留在了那家公司。

他很氣憤,發了一條朋友圈吐槽:「60天的勤奮努力,不過是個笑話!」

 

 

 

 

所在部門的領導看到後,發給了他兩份業務報告,一份是他的,一份是那位同學的。

他的那份報告,密密麻麻幾千字,內容卻中規中矩。

與之相比,另一份報告,雖然只有千餘字,但是邏輯清晰,重點突出,讓人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是,在戰略分析那一欄,他只草草提了一句,而他同學卻濃墨重彩、

深入淺出地指出了公司的優勢劣勢以及市場中潛藏的機會與風險。

 

 

 

原來,在他為瑣事忙到腳不沾地的時候,他的同學已經把策略層面的問題研究透徹了。

豆瓣上,有個叫「 殺死偽勤奮」的小組,裡面有這樣一句特別紮心的話:

「機械式努力的背後,不過是一種肌肉的習慣性運動。這看起來是勤奮,其實是腦子的偷懶。」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維的深度。

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白搭。

就像我的那位學長,他被自己表面的努力麻痹住了,將勤奮膚淺地理解為

「每天工作到12點以後」, 而忽略了思維上的精進。

直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02

之前看《思考力的快慢》,書裡有個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加利福利亞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愛好寫作的年輕人。

他每天筆耕不輟,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小說家。

但是他寫出來的小說卻總是滯銷,無人欣賞。

 

 

 

他很苦惱,就去教堂問神父: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