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NG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是命中注定的因果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是命中注定的因果
2022-06-08 檢舉

看了一篇武志紅老師的文章,說一個健康的孩子需要背叛父母兩次。

如果孩子從小被鼓勵做他自己,便會導致他對父母的背叛,也就是叛逆。

孩子的叛逆常常被家長誤解,覺得是一件壞事,其實那不過是孩子在做他自己。

如果一個孩子過於聽話過於順從,絕對地忠誠於父母,

那意味著孩子的生命被裹挾在父母的空間里,他們沒有自己的空間。

所以孩子的叛逆可以被理解為孩子的生命力,每個小孩都有兩個叛逆期。

 

 

 

第一個是一歲半到三歲,這個時候孩子會說,不,我來。不讓父母控制他們,不接受父母的安排。

第二個叛逆期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青春期。

由於體內迅速發展的荷爾蒙,加上他們心智的不成熟,很容易顯得躁動不安。

他們想自己決定自己的事,他們無限放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其實不成熟的他們還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和支持。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想以兒時那種的高壓的姿態來對付孩子,有的孩子可能會歇斯底里的爆發,反抗。

老師說,這兩個叛逆期都是孩子在積攢力量,為了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

 

第一個階段非常地重要,也就是三歲之前。孩子的叛逆如果被打壓,

他就會與媽媽建立超粘稠的關係,嚴重依賴,那麼孩子的生命力就被悶住了。

反之如果他能夠被鼓勵支持,確信他可以做自己,那他的自我就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直到第二個叛逆期結束,一個人就進入了成年,真正開始抉擇、創造自己的人生。

 

 

 

沒有給孩子叛逆與冒犯的機會,就不會有生命力揮灑的空間。

也就是說這個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不能夠很好地做自己。

所以老師的觀點是,作為父母,請允許自己的孩子叛逆。

給予他我們足夠的信任、陪伴與尊重,不要抑制他們的天性和創造力,讓孩子去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我覺得,之所以孩子會給我們一種過於強烈的叛逆的感覺,

那可能恰恰說明我們對於孩子的天性太過於壓制了,或者沒有搞清楚孩子的訴求,或

者沒有找到巧妙應對的辦法,是時候好好地反思自我了。

 

 

 

本人家裡也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有著深切的體驗。

也曾迷茫困惑無助過,嘗試從心理學角度解救而不得要領被另一半簡單粗暴地否定過,

好像周圍的人,那時都和我站在一邊,針對的都是孩子,都覺得這個孩子太過分了,他就應該受到懲罰,

所以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我們父母更加地變本加厲,狂風暴雨……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